寫春聯
剪窗花
灶神爺前吃糖瓜
掃尘土
理頭髮
遊子可歸家
舊歲已辭
新年伊始
認清去處
不忘來時路
在炊烟中穿行,好像可以看见十几岁的自己。那温暖而呛人的香气,裹了夕阳,洒在你沉重的行囊上。巷子门口,有老师傅给小孩理头发,小小一个人,与高高的凳子并不相称,在镜子里笑得很天真。继续走,窗花渐欲迷人眼,系着围裙的邻居刚擦完窗,出来拿晒好的灶糖。她还认得你。见了你,对你会心一笑。
就快到家了。一路踩过那燃过的炮竹,噼里啪啦,仿佛还能听到暗哑的回响。黄昏氤氲着,在眼里,擦不掉,但依然能看见不远处,奶奶正拿着扫帚,守在家门前。
原来今天是小年。
中国人看重『年』。春节未至,便早早开始着手准备:祭灶神,吃灶糖,剪窗花,洗浴除尘,是每年年末的约定俗成。「小年」代表着旧岁的结束,也拉开了春节的序幕。北方的小年为腊月二十三,南方多为腊月二十四。虽然有时间的差别,风俗总是相似的。
祭灶。古人认为,灶神是一家之主,小年这天,要向玉帝汇报人们一年来的功与过。于是老百姓摆酒食、涂糖水,万般讨好,只求他「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
吃灶糖。灶糖也叫糖瓜、关东糖,以麦芽和大米制成。酥酥脆脆的甜,不仅黏住了灶神爷的嘴,也锁住了许多北方人的童年记忆。而对于南方人来说,腊肉,才是真正的年味! 小年这天,剪窗花、写春联、除尘洗浴、理发,也是不可少的习俗。所有一切,皆是为告别旧年,祈盼来年万事胜意。
每到年关,便会觉得,时间像突然被谁拨快一样。反倒想不起,童年时是多么渴望新年到来。撕下旧日历,剪了新头发,买了新衣裳,一年终矣,时光匆匆,是长大后才体会到的无奈。但中国人面对时间的宿命感,总是有格外坚强的情怀。一年的时光都揉碎了,制成那灶糖的甜,供在烟火缭绕的年画前。红烛熏得双眼几欲流泪,而画上的灶神爷却似在微笑。于是也隐隐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小心翼翼地揭下来,在他的唇间涂上糖霜,希望他能在玉帝面前替我们家美言几句。
重新擦过的窗子,总是格外明亮。黄昏把影子拉长,光泻进来,穿过奶奶剪的窗花,穿过局促的厅堂。饭菜冒着热气,我们坐在一起,一遍遍说着从前的故事……
很多事,总会有释然的那一天。而那种温情的感觉,始终没有在时光中流失。团圆,是最珍贵的年味。如果没有家人,再热闹的年也只显得仓皇。
君自故乡来,应归故乡去。人这一生,从离家的那一刻起,便踏上了回家的路。我们都是害怕迷路的人。还好,这一年的漂泊,有白云替我回望;还好,借着约定俗成的日子,让我可以安心归来。
你归来时,家里的老人很可能都忘了这是第几次落日。但「家」依旧是个很美的词。桌子摆满鸡鸭鱼肉,灶台上挂着腊肠,烟火气弥漫的厨房里,有忙碌的身影。新年的希望,在一样样温暖的细节里明朗。人生何如,才有这样的光景,才不至于,对岁月做一个苍凉的手势。
温馨提示:内容仅供信息传播,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