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出行”成为今年春节以来最奢侈的事情。
院线电影撤档,综艺节目延迟录制,公共场所暂缓开放……当人们被迫宅在家里的时候,直播成了连接外界的窗口。学校延期开学,企业延期复工,商铺暂时歇业……疫情打乱了工作节奏和课业安排,人们在寻求解决办法时,也不约而同地想到了直播。直播,像是一位既熟悉又陌生的朋友。原先与直播交集甚少的领域,也突然活跃起来:直播上课,直播导购、直播健身,直播蹦迪,直播卖房,甚至直播睡觉……仿佛一夜之间,全民都是主播,万物皆可直播。如果说春节期间的直播,更多地在打发无聊时光的话,那么随着开业、开学日程越发紧迫,直播成了人们“被迫营业”之时必要的变通手段。一场未经预演的“全民直播”,迅速且广泛地普及开来。直播,已经不只是一种技术手段、一个商业模式,而是一种可以让所有人都参与的生活。直播,从未离我们如此之近。直播,是否正在带领我们走进一个新的时代?
2020年最令人叹为观止的一场直播,发生在火神山医院的建设工地上。最高峰时有6000万人同时通过直播镜头,实时“监督”建设进度。就在人们的亲眼目睹下,不到10天建成一所医院的奇迹诞生了。
围观群众当中,不排除很多人只是出于无聊。但是,成千上万的人一同观看,也创造了一股凝聚力,在特殊的情势下,有利于人们互相鼓舞,让人们感觉并不孤独。
那时候人们可能还没意识到,过这一回当“监工”的瘾,才仅仅是个开始。接下来还有更大规模的直播实验,正在抵达人们的生活现场。
“到了2020年,老师和学生都不用去学校了,在家里就能上课。”这是2000年梦想杯作文大赛特等奖作品中的一句话,没想到以特殊的方式变成了现实。
从二月中旬开始,各地学校就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筹备网络教学。广大师生和家长,满怀着对“全民高科技上学”的期待,直到进入直播间之后才发现,现实与我们当初预想的,还是有不小的出入。
刚一开课,网络学习平台因服务器压力过大,导致系统崩溃。有的老师,花了大量精力备课,却卡在了直播软件的各项操作和规则上。学生在各个软件之间切换课堂,应付着各种形式的打卡,低年级和自律性差的学生则在想办法“逃课”。上课期间,家长在家里全程监督,分身乏术,可能一天什么事都干不了……
一种新的授课方式,给老师、学生和家长带来的反应,竟是出奇的一致。从手足无措,到连连叫苦,大家都觉得“太难了”。辛辛苦苦把课上下来,不仅没有收获惊喜,反而多了许多无奈。
其实,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发展,网上授课的形式已经为大家所熟知,教育网络化也是大家公认的未来趋势。但目前为止,线上课程通常只是常规之外的一种补充。在基础教育阶段,线上课程更不会作为主要甚至唯一的授课形式。
直播上课,困境不在于教学内容和技术手段。它真正缺失的其实是人与人的沟通。网络上的交流,毕竟无法代替现实中的沟通,尤其对于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中小学生,直播很难实现必要的督促和互动。
或许,我们的课堂与信息技术,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接近。而这一次“超前”的尝试,也让我们看到,越丰富的教育资源、越先进的技术手段,就越需要良好的自主学习和驱动能力与其相匹配。说到底,真正的考验不在于技术,而在于人。
直播调动全民积极性
尽管不是所有人都能马上进入角色,但并不妨碍人们大批涌入直播间。
除了老师和学生,厨师、菜农、美妆师、销售导购、健身教练,也都纷纷变身直播主,登上手机屏幕。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次从未有过的探索。
因为零售、餐饮等行业开启“闭店模式”,很多商企面临店铺租金、商品库存、员工工资等多重压力,此时,线上直播成为连接“暂停营业”的商家与“闭门在家”的消费者的枢纽。
传统上依赖线下交易的行业,纷纷开辟直播阵线。有的商场发起“云逛街”,柜员直播导购,建群促销,据说“直播三小时,等于复工6个月”。
房地产商的售楼处空空荡荡,但是置业顾问的直播间变得热热闹闹。
在助农直播间里,农户和市长、县长边吃边播,为春节期间因封路、物流停运而积压的农产品代言。
健身房不开门,教练就在自家客厅里直播健身课程,带动大家“宅健身”的热情,连瑜伽垫的销量都跟着翻了几番。
如果没有正事可干,哪怕直播睡觉,都可能收获几十万的粉丝和7万多元的打赏。
直播算不上是新鲜事物,但是在我们生活中如此普及,还是以往没有过的。从网红的秀场,到电商的带货平台,再发展到今天,直播像一幅多彩纷呈的浮世绘,不放过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这次疫情带来的真正影响,或许在若干年之后,才会被我们清晰地认识。但是直播给我们当下带来的感受,却是非常真切的。在无法见面的日子,我们把生活共同搬到了网上,虽然闭门不出,但心里那种被关起来的感觉,却变淡了一些。
直播的即时性与互动性,为疫情中的人们带来了难得的沟通与陪伴。病毒限制了人们身体的自由,而直播却如此体贴入微,深入人的內心。即便只是为了解决眼前困境,即便只是为了打发无聊难耐的时光,直播也都证明了它的大有可为。很多年之后,我们仍然会记得,在那次艰难的疫情之中,有一剂药叫做直播。
直播,在疫情的包围下,为人们打开了突围的窗口。但是生活总要回到正轨,疑问也随之而来:在特殊时期的这股热潮过后,直播还能给我们留下什么?因“抗疫”而来的直播狂欢,是新拐点,还是昙花一现?
老师学生终究要回到课堂,商场还是要把客人迎进门来,健身爱好者只有回到健身房才能接受系统的训练……似乎,作为一时的替代品或是权宜之计,直播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生活的常态。
的确,这次直播热潮的兴起,带有很大的偶然成分。但是,任何变化总是通过慢慢积累才会达到临界点。谁能说这次被迫作出的新尝试,不会蜕变成未来的新模式?
这次疫情给不少领域带来了冲击,但是直播让更多的人看到了新的可能。危机,有时候也是钥匙。很多人原本对网络直播并不热衷,或者只是浅尝辄止,而这次特殊形势下的迫切感,为很多人创造了学习的契机:“你不逼一把,还真不知道自己行。”
5G时代会是什么样子?人们都充满了期待。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直播也许有更大的能量尚未被我们发现。与其说它是对传统的挑战,不如说是拓展和优化,用一种贴合时代潮流的新模式,给了我们更多的选项。
我们常说,以人为本。作为一种全民参与式的媒介,直播正体现着这种理念。在阴郁的危机中,直播给人提供了慰藉,带来了启示,也让人看见了未来的可能。直播还打破了教育、身份所形成的社会区隔,为所有人提供了展示、创作和传播平台,用公平的方式带来了全新的网络文化景观。
中国早已是全球最大的网络直播市场。安迪·沃霍尔的预言正在应验:“未来,每个人都可以成名15分钟。”在这可以举世闻名的15分钟里,你的直播准备如何改变世界?
好戏,似乎才刚刚开始。
温馨提示:内容仅供信息传播,供参考.
来源:中华整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