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记者从成都生态环境局获悉,1月1日—4月19日,成都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87天,同比增加1天;优良天数率79.1%,同比升高0.2个百分点;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76、52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13.6%、8.8%。
今年以来,成都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坚持“两手抓、两不误”,随着社会活动水平的全面恢复,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中小企业复工率双双达到100%、施工工地复工率达到100%的情况下,大气环境质量仍保持稳中向好发展。“实践证明,成都市大气治理的方向和路径符合国家、省上要求,治理措施可行,治理成效明显,初步走出了一条符合成都实际的治气之路。”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2020年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收官之年,成都市继续实施“铁腕治霾”和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并结合2019年大气污染源解析情况,制定出台《成都市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具体举措相较于往年来讲,措施进一步深化细化,更加突出依法、精准、科学,通过落实精准化、差异化的管控措施,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成都市大气环境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盼和向往。
《方案》有哪些特色和重点?
一、突出依法治气:致力于克服当前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环境治理政策支持,全面落实精准化、差异化管控措施,积极服务和推动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2020年,成都市将在去年完成砖瓦、砂石、铸造等7个行业334家企业绿色发展绩效考核上,着力推进重点行业企业污染排放绩效管理,对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企业和绩效考核优秀企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重点对家具、人造板、制药、包装印刷行业开展绿色化发展绩效考核,对环保绩效水平高的企业按有关规定执行税收减免、信贷融资、差别化电价等激励政策;按照生态环境部《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在完成218家企业“一厂一策”方案的基础上,继续指导帮扶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工业企业制定“一厂一策”实施方案,邀请国家级专家进行培训和入企指导,明确不同应急等级条件下享受豁免政策的生产线和工艺环节,以及各类减排措施关键性指标、细化各减排工序等,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执行差异化管控措施。
此外,2020年成都市还将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地方法律规章,出台《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以法律条款对有效的治气举措予以固化、对未纳入上位法的相关防治措施及职能职责予以补充完善,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对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突出精准治气:今年在受厄尔尼诺影响的大背景下,气温逐年升高,全国臭氧浓度均呈同比上升态势,且污染时段进一步提前,臭氧污染防控形势日趋严峻。为此,成都市在《方案》中进一步细化相关措施,加强臭氧生成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的管控。
在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上,强化VOCs排放管控和执法检查,针对夏季、秋冬季等重点时段,开展监督检查和监督性监测,对不能稳定达到相关行业排放标准要求的,依法进行查处;汽修行业全面推广使用低挥发性涂料,采用高效涂装工艺,完善有机废气收集和处理系统,取缔露天、敞开式喷涂及无证喷涂作业,推进完成7个绿色钣喷、共享钣喷中心建设;同时,明确9月底前全面淘汰开启式干洗机。
在氮氧化物管控上,根据成都市机动车保有量大且逐年增加的特点,在继续实施新能源车推广、强化油气回收监管等措施外,将拥有或管理10辆及以上柴油车的单位纳入“大户制”管理;开展重型柴油车排放时空分布研究和在线监控试点,对3000辆重型柴油车加装OBD诊断仪;扩大非道路移动机械登记备案和标志管理范围,将工业企业、物流园区、机场等单位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纳入监管。
此外,针对秋冬季易发生重污染天气的情况,成都市持续开展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在颗粒物管控上,持续运用“智慧工地”等监管平台加强工地、道路扬尘污染管控,建立和完善扬尘管理信用考核体系,对扬尘管控不到位的工地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实施信用惩戒,情节严重的列入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落实道路积尘量化考核,提高道路清扫保洁水平,降低城市道路扬尘污染影响。
三、突出科学治气:当前,成都市大气治理已经进入攻坚期,今年要完成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目标任务,必须依靠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在总结近年来科学治气经验的基础上,成都市将充分依托大气污染防治院士(专家)工作站,加强大气污染成因分析和对策建议的研究,开展重点行业减排潜力评估以及202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空气质量保障的前期技术方案研究工作。2020年将进一步完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建设,依托科技创新,积极开展3D气溶胶雷达扫描、高架高清视频及红外遥感监控、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应用,提升“五步法”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国家环境保护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与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基地)建设,启动建设大气综合观测实验室、大气智能大数据监管中心等项目建设;强化科技治气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积极开展新一代餐饮油烟净化装置、专用新能源吸霾车、新型催化法燃气锅炉烟气低温脱硝的研究与应用示范,持续推广汽(柴)油车尾气净化装置,不断提升大气治理科技化水平。
四、突出联动治气:行政有区划,大气无边界,2019年成都市充分发挥“主干”作用,积极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发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成效明显。
2020年,成都市将进一步加强与成都平原区各城市的沟通对接,整合国家、省、市科研力量和技术团队,编制成都平原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攻关方案、成德眉资同城化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成都都市圈生态环保联防联控联治实施方案,为区域联防联动提供技术支撑。完善成都平原经济区空气质量联合会商机制,加强预测预报,推动实现源清单、源解析等科研成果和监测数据共享,协同重点污染源联防联控,共同防范重污染天气。
此外,大气污染防治需要全民共同参与,今年成都更加突出公众参与,将积极开发微电影、短视频、抖音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作品,创新举办线下大气污染治理宣传活动,开发应用环境违法“随手拍”程序,引导公众积极投身环保事业,践行绿色、低碳、文明、节约的理念,形成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温馨提示:内容仅供信息传播,供参考.
来源:中国木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