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家庭服务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万亿元,而起步较晚的定制家居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家庭服务业的“黑马”。
预计到2020年,定制家具行业的市场规模将突破3400亿元。
尽管经济数据一直在好转,但业内传闻“过冬”的说法一直存在:成本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少,生意越来越难做。
缺少开放的供应链服务平台是造成业务难以开展的根本原因。
企业自定义家居行业“不赚钱”,痛在哪里?
研究一个行业,尤其是其上中下游是很关键的。一般而言,上游指的是源、料、料供应链;中游指的是生产、产、厂、建;下游指的是商店、道、销。
而家居行业的痛点,也正是集中在这三大板块的上中下游。
上:供应链的不透明和单一。
家纺定制行业上游原材料种类相对较少,90%以上的家纺上游品类由板材、木材、五金、型材等构成。然而,由于定制家具的生产和流通环节比较多,也造成了产品层层加价,信息不透明的现状。
就拿衣柜来说,产品在送到消费者家里之前,要经过“板材生产厂家-压贴厂-家具厂-1-N级分销代理”的多重环节。综观市场上的主流品牌,往往缺少关于产品原料的完整信息。
缺乏透明度,意味着“货真价实”四个字难以实现。上游供应端没有做出改变,处于弱势需求端的消费者自然也就很难在混乱的市场上买到心仪的产品。
中间层:生产处理的低效和天花板。
据报道,在定制家居行业远比中国发达的欧美国家,即使是生产设备和管理体系极其现代化的德国百年橱柜厂,原材料利用率也只有92%。对这一结果,香港倍安心国际控股集团CEO周宇翔深感忧虑。
他说:“当大家还在为一两个点的提升而欢欣鼓舞的时候,天花板已经很明显了,我们不能只做单干的事情,生产制造环节的发展必须依赖产业协同。
生产国缺乏效率、工艺标准不统一已成为制约行业协同的重要因素。
周宇翔解释说:“没有统一的工艺标准,没有广泛遵循的生产规范,没有相互兼容的生产指令接口,订单只能在内部流动,即使是两个隔离的工厂,也难以实现订单互通、产能共享。
人们也习惯于闭门造车,旺季产能不足就搞扩产,增加生产线,导致淡季产能过剩,只好放机器、放工人,造成大量浪费。」
下游:渠道获取的高成本和转化率低。
新屋精装交付规则的实施,阻碍了定制家居行业传统的“加盟代理商-市场营销者-门店成交”的模式。传统的建材家居卖场越来越冷清,渠道越来越多样化,门店获客成本也越来越高。
背后的原因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追求设计感、整体性甚至时尚化,并习惯于消费场景的多样化。
周宇翔表示,渠道的整合使全屋整装、拎包入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近几年来,家居供应链
企业不断涌现,表面上是为了满足商家对多品类家居产品的销售需求,实质上是对家居下游现状的反应。
它不是孤立的,割裂的,而是互相拉扯的。但是产业现状是,大部分企业在下游投入大,用更多的广告、营销手段来吸引顾客,而忽视了上游供应链的构建,忽视了“落地服务”这一环节的重要性。缺少了整体的、贯穿的方法论,仅仅是单点发力,企业将会更加困难。
当前,定制家居行业仍然存在品牌集中度低,个性化程度高,对线下体验环节依赖性大,安装服务本地化要求高等问题,这也决定了中小型企业今后将长期存在。
温馨提示:内容仅供信息传播,供参考.
来源:中国木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