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路边灯柱可以作为智能公园、智能交通、智能政务、智能安防等智能城市中集成解决方案的连接点。现在这个想法逐渐变成了现实,行业处于一个爆发期。
12月9日,广州无线电集团与南方电网广州供电局(以下简称“广州供电局”)在广州市政府及国资、工业信贷、房建、交通、城管等部门见证下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人工智能、北斗+5G、智能路灯、智能电网共同推进开放合作、协调发展。
两家企业还签署广州信息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新投")的增资入股协议,广州电力设计院将代表广州供电局,通过增资入股,收购广电集团旗下广州新投公司38%的股权,探索智能灯杆建设的"广州模式",共同推进广州5G基础设施建设。
近期,广州将出台《广州智能灯杆建设运营管理办法》,搭建智能灯杆统一管理平台,形成“设施一体化、信息共享、管理协同”的智慧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共管格局,探索广州特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新模式,并向全国复制。
“广州已将智能电线杆纳入新的基础设施。这是集照明、交通管理、环境监测和通信于一体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是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张宏伟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透露,智能路灯柱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其建设和推广涉及多个领域和部门,如何建设、运营和管理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有的城市用金融投资覆盖运营,而在广州,政府推动企业按市场运作,以此来探索这个新事物的一切可能性。
“广州加强了顶层设计,制定了《广州市智能路灯柱建设管理工作规划》,确立了以国有资产为基础的智能路灯柱投资建设运营维护主体,协调了智能路灯柱的运营维护,推动了建设模式的市场化和集约化。此外,广州将坚持需求导向,加强智能灯杆设置与通信、交通、充电桩等配送需求的联系。,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智能灯杆的配置。”
张宏伟还透露,第一批规划本着“按需建设、分步实现、有序推进”的原则,根据广州
照明、通讯、交通等NB-IOT应用如空气排放、污水监测等的功能需求,规划充电桩、路边停车、车联网、智能交通、智能园区、社区、工业区等智能应用的服务需求和分布。“我们正在组织制定全市智能灯杆建设专项规划。预计到2025年,广州将建成约8万个智能灯杆。”
温馨提示:内容仅供信息传播,供参考.
来源:中国照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