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的销售火爆过后,接下来的就是商家开始坐冷板凳,不仅线上流量大幅减少,实体门店更是冷清。经销商都在感叹,“双11”大大透支了消费者的需求,潜在的用户已经在“双11”变现,还能有多少需求出现在“双11”之后?
何况,今年“双11”期间格力发动了以打击低质、伪劣产品的价格清理行动,借此将市场需求涤荡的干干净净。“双11”之后,不仅其他品牌经销商日子不好过,格力专卖店不一样也是冷冷清清。
现在,业界不知道这种状况要持续到什么时候。经销商们期待“双12”需求有所恢复,加上厂家能够再给些政策,或许年底还会有一轮小的行情。不过,从理性经销商眼中,今年家电行情已经是这样,价格不要再出现反复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但这却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犹如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把视野放长远开阔一些不难发现,自2015年空调市场见底之后,2016年、2017年,甚至是2018年,市场上可以频繁看到傍名牌、假冒伪劣产品横行。一些曾经被认为是淘汰的品牌咸鱼翻身,在市场上获得了一定的生存空间。
造成市场上出现淘汰出局品牌的返潮,就在于空调行业自2009年以来,一直处于价格不断抬升环境,给了这些傍名牌、假冒伪劣以及死去品牌复活的土壤,咸鱼翻身使得市场上这些杂牌此起彼伏。特别是在二手货市场和边缘市场横行,占据了大量低端需求的市场份额。
格力此次在“双11”期间的让利清场,很大程度上来说对这些杂牌杀伤力巨大。加上美的、海尔、奥克斯的迅速跟进,基本上在市场上大大压缩了这些杂牌的生存空间。虽然,让利只有2天时间,但在市场上封杀杂牌空间的效果甚大。
很多乡镇的商家最是感到压力。这就在于,原本这一价位段的市场集中在乡镇,而这次不论格力最低的1499元/套,美的最低的1399元/套,还是海尔最低的1399元/套,奥克斯最低的1299元/套,都逼近甚至低于杂牌机的成本价,市场挤压效果极为明显。
同时,格力在半个月后又开始一轮清理市场,杂牌的代理商不仅在“双11”让利的这2天无计可施,还期待格力仅仅是短期行为。之后这一段时间也不会有好的销售,就是把价格再放低,怕也是难以凑效,但后面还是有盼头。但格力半个月后的行为,彻底打掉了这些小品牌的幻想。
所谓的经销商怨声载道是可以想象到的。不过,像格力、美的、海尔、奥克斯、TCL的正牌经销商,在“双11”已经获得了超预期的销量,此时市场的疲软倒是可以休养生息,等待那些经营杂牌的经销商坚持不下去后的出局。从这个意义上讲,格力再出手那对那些杂牌是雪上加霜。
对于未来的空调乃至家电行业格局,有行业人士认为,将会是一个”头大、腰细、脚若现”的格局。意思是说,像空调乃至家电行业,头部云集一批品牌,腰部即二线品牌不会太多,剩下的三线品牌将是若隐若现,只能是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在此格局之下,头部品牌的一举一动,都关乎腰部以下品牌的生死。
渠道格局亦是如此,线下渠道还是以家电大连锁卖场作为主体,配之以品牌专卖店系统。线上渠道则是以天猫的平台、京东自营、苏宁易购为主体,配之以其他线上流量平台。实际还有一块就是线上线下协同而独占优势的当属苏宁,未来在线上线下互动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他渠道商则游离于主流之间,难以与主流渠道抗衡。
线下线上互动的新零售模式,将是未来渠道格局的主要模式。现在苏宁已具雏形,其线上线下互相引流的效果明显,成为新零售的标杆。恰恰是苏宁在线下线上的成功范例,给了业界以启示和榜样。像京东、阿里现在也开始在线下布局,谋求打通线上线下的互动引流。
从宏观上看,此次“双11”格力率先掀起的价格风暴重塑行业格局,以至后续的一系列市场行为,应该看成是家电发展的一个转折,即,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进化的一个标志性转折点,值得业界在观察、审视行业中重新定义行业!
温馨提示:内容仅供信息传播,供参考.
来源:亿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