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当前就业市场存在相当大的压力,大学生不好就业的新闻不断爆出。那么,家具行业的就业状况如何?以前的用工荒,是否得到有效缓解?
1 “找工的人没有想象中的多"
“今年行情不好,很多同行倒闭、裁员,按理说很多人需要重新找工作,但是我们感觉现在找工作的人没有想象中的多。”一名大型家具企业的HR说。作为行业头部企业,这名HR所在工厂的订单量正逐步恢复,然而即便是在工资、福利都略高于同行的条件下,工厂的普工还是存在一定的缺口。
虽然在网络平台上,今年大家都在说就业形势严峻,失业的人数很多,但是实际上愿意来家具工厂就业的人并不多。
新生代劳动力供给不足,90年出生的人今年已经30岁,95年出生的今年25岁。90后年轻人不愿意进家具制造工厂。部分原因是他们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有选择工作的底气。主流劳动力回流。相比90后,愿意吃苦的70后已经介于40岁至50岁之间,多数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今年由于疫情隔离的原因,不少人选择长期留在老家。劳动者就业的选择越来越灵活与多样。首先是就业地点选择的灵活性,城镇化、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老家”与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在缩小,快手、抖音、农民直播、电商、精准扶贫使农村也有了活力;其次是就业职业的选择,进工厂流水线工作不再是主流,送外卖、送快递、干装修甚至摆地摊等服务型工作成为年轻人更喜欢的选择。
2 工厂“灵活用工”应对
互联网+时代,家具工厂正通过技术化、信息化的赋能,让制造过程变得越来越智能化、柔性化。在用工方面,一方面逐步提高单人单时人均效率,一方面向“柔性化”发展,使人与订单可以实现最佳配比。第一个阶段是从企业大包大揽到引入外包机制,企业直招外,从第三方派遣机构引入“派遣工”,针对部分关键岗位技能人才,提前与学校合作,定制化地培养人才。第二个阶段是企业向内向外输送特定时期的“闲置员工”,在订单量不大时,企业将多余的内部员工暂时输送给劳务派遣公司,由劳务派遣公司安排其余用人单位对接,或者企业将一个部门的内部员工输送到另外一个缺人的部门,通过内外两方面的人力整合,在企业部门与部门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共享员工“,不仅为企业节省了人力费用,也让劳务派遣公司获得了一定的中介费用,员工在订单淡季也能拿到不错的工资,并且还能掌握更多的技能。工厂用工政策变化的背后,折射出老板与HR的关注点由一味招人的单线思维到高效用好身边资源的多维思维变化,也反映出在当下劳动力总量减少、“分享经济”的趋势下,”劳动力市场各方以分享各自所拥有的闲置资源的方式,来帮助其他有需求的人完成消费,利他的同时还利己。2020年上半年即将过去,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社会各个方面逐步恢复日常。企业最近的一些销售数据显示,家具市场的消费正在逐步恢复。营收上,外贸订单受海外疫情持续受较大影响的同时,内销方面,品牌工厂的订单量逐步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在营销方式上,线上直播得到充分发展,许多企业线上渠道比重开始与线下并驾齐驱。在用工上,面对疫情下工人更加灵活的就业选择、劳动力市场存量变化、订单数量变化,家具工厂创新采用了一系列新的灵活用工政策,实现效益最大化。
温馨提示:内容仅供信息传播,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