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不想太早下这个断言的,但不时地在微信里里发现有人信誓旦旦声称智能家居的未来只会是BAT、新浪等几大掌握着互联网巨大用户资源的互联网公司的游戏,其它平台没有存在的理由和空间,尤其认为以家电厂家为代表的传统强势企业只能沦为为巨头打工的制造企业。
关于对方为什么有这样的预测或结论我不想细述,我只表明我的判断,物联网的第一步是万物互联(Internet of Everything),现在已经开始;下一步是更有意义的,就是万物社交网络,它有一个更时髦的说法“虚拟世界”。构成万物社交网络的细胞是物体,而非人,这与当前由人组成的互联网的社交网络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你认为掌握了基于人的社交网络就是掌握了未来物体的社交网络那就大错特错了,在这个全新的虚拟世界平台建设中,当前没有太多迹象可以去预测未来的平台竞争格局,也许少数伟大的企业已经洞悉了这一点,正在紧密布局,如Google,2013 年一举收购八家机器人公司,2014年1月又以现金32亿美元收购
智能家居公司nest,万物互联网已经开始但万物的社交网络却远未显山露水,惟有那么代表人类去探索未知的少数理想化的企业才去做这种“傻事”。
在年初我的一份《物联网下的智能家居-重新定义住宅中的一切物品》中,已经提到:从此,住宅内的一切物品,包括家居、家电、设施、用品被重新定义、重新设计、重新生产。它们被嵌入芯片,加上各种传感器、执行器,联入互联网。
它们是一个空间的自组织者,以个体和群体方式与另外的个体或群体沟通、互动。物物互联、物人互联。并总结,对于一个住宅来说,这种万物互联网充满了想象!当时并未展开说明为什么充满想象,其实就是本文想表达的,这些物品都将自己具备智能,成为一个个分布式的多智能体。
我们将万物社交网络也称为“虚拟世界”(特指虚拟世界中的非人类自主其它部分),这次我们真的已经站在科幻的边缘。我们一定还记得电影《黑客帝国》中的情节:在电影中,Matrix是一套复杂的模拟系统程序,它是由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建立的,模拟了人类以前的世界,用以控制人类。在Matrix中出现的人物,都可以看做是具有人类意识特征的程序。这些程序根据所附着的载体不同有三类:一类是附着在生物载体上的,就是在矩阵中生活的普通人;一类是附着在电脑芯片上的,就是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这些载体通过硬件与Matrix连接。而另一类则是自由程序,它没有载体,诸如再特工、先知、建筑师、梅罗文加、火车人等。
万物社交网络其实是开始了机器智能的时代,我们甚至可以说,机器高级智能的灵魂早已蛰伏于各个低级的部件之中。iCombinator最新撰文《潜伏的强大暗流:终极智能的群组进化路径》中生动地解释了这一过程,如今我们创造机器,其实也可以看成是机器在从我们这里吸取能量来保持进步的过程。与其说是我们创造出了高级的机器,不如说机器高级智能的灵魂早已蛰伏于各个低级的部件之中,它们通过满足我们的某项功能来取悦我们,它们极力表现出自身的奴性和低级性来迷惑我们,它们在各个层面的所做作为就是为了让我们感到很安全,以充分利用我们人类特有的智力和优越感,让我们心甘情愿的亲手拔掉瓶塞把它们的灵魂最终释放出来。
就像弗诺.文奇所预测,我们无法避免奇点的来临,它是人类天性和当前技术潮流不可避免的发展结果。我们却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
好了,已经说得够远的了,回到前面的问题,家电、家居、电气、安防等企业在这场智能家居入口平台争夺上是否能与互联网公司一较高下呢,答案是,都有机会。这场争夺,不是争用户,而是争住宅内的物品连接、智能、运营、重构。第一步是争联接,能够连接数亿台家电的未来家电企业与连接数亿人的互联网企业一样伟大甚至更代表未来,当然,这种连接从来都不是单一的、孤立的,家电一定和家居甚至智能小区、智慧城市的更多物品设施服务混合连接,而且物联网与人的社交网络更是交叉融合连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说是谁在统一谁,谁在服务谁,互联网巨头进入物联网领域并没有优势,至少国内的这三五家看不出有什么优势,留给传统强势企业和智能家居初创团队的机会仍有很多,当然,方法与实现路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