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个多月来智能家居话题和创业投资异常火爆,也让国内数家智能家居上市公司以及智能化、安防、电气、通信、家电、家具、装饰、云计算等与智能家居关联性较强的泛智能家居概念上市公司的股价不断上涨,一些上市企业也表现出了明显的投资并购的意愿,千家顾问不仅在为多家企业提供专业的顾问服务,也已经和正在接受多家上市公司的委托去寻找合适的并购与投资对象,进行深入沟通与前期洽洽谈。对于这些上市企业来说,究竟应该如何进行投资并购的部署呢?
首先,明确目的。简单来说,上市企业究竟希望通过并购合并被收购企业的报表以获得销售额还是希望获得进入智能家居行业的门票、或者具备智能家居系统的研发能力,这是最重要的。对于专业的智能家居上市企业来说,通常已经有多年研发智能家居系统产品的经验,并不需要再去获得进入智能家居行业的门票或者具备智能家居系统的研发能力,如安居宝,这类企业需要的是腾出足够的精力面向智能家居进行研发、创新、营销、运营,这需要迅速整合楼宇对讲行业资源建立明显的竞争优势,远离楼宇对讲行业的恶性价格竞争,全力应对正在快速增长的智慧社区项目市场和智能家居消费品市场,类似的企业还包括安防、电气、通信类上市企业。家电、家具、装饰等上市企业又会有不同的并购策略,因为这类企业通常不具备智能家居系统,需要获得这种能力,这需要从并购现有的智能家居系统类非上市企业开始,目前可并购的对象较多,但哪种协议的系统产品最合适,企业创始人的想法如何却是需要详细调研和沟通的,从千家顾问通过品牌指数系统监测的50多个智能家居系统品牌厂商来看,有十多家都是合适去洽谈的对象,我也与这些企业创始人保持着紧密沟通及时了解对方的想法。
千家顾问最近的研究分析表明,如果按照企业在产业链的位置划分,这一两年内大量的投资并购行为将是发生在
智能家居系统板块、智能家电板块、云平台服务板块,其次是智能家居单品板块、模组方案板块、可穿戴设备板块。而其中并购金额将占整个投资并购金额的三分之一以上。
2014-2015年智能家居投资并购趋势热度图
其次,委托顾问、锁定目标。一旦开始启动并购计划,就需要筛选和锁定并购对象,进行深入调研和初步接触,这些前期工作是需要耗费大量精力而且必须要与拟并购对象直接打交道,上市企业在这种敏感时间是既不方便表明这种意向以避免“打草惊蛇”让对方获知意图肆意提高出价,也不方便直接调研避免由于对方美化数据与作秀表演造成误判,主流的做法一定是委托熟悉行业情况能够与对方创始人与总经理层面直接沟通的专业顾问团队去进行前期工作。专业顾问既需要十分了解本行业(智能家居),又要具备财务顾问能力,千家网旗下的千家顾问就是同时具这两方面专业能力投资并购顾问机构。一旦上市企业委托了顾问机构开始进行服务,顾问机构就将根据企业的战略并购需求,筛选合适的对象,并启动前期接触,主要是了解目标企业的管理层是否有出售的意愿,这个工作其实一直在进行,因为顾问机构通常接受了多家类似企业的投资并购顾问委托,是启动的多对多的沟通工作,这有助于隐藏真实的收购主体。
接下来,估值谈判。在进行并购意向谈判时,对被收购对象的估值通常是分歧最大的。对智能家居相关企业(智能家居系统、楼于对讲、视频监控、报警、门禁、智能照明、智能小区集成、智能硬件、可穿戴设备、模组方案、物联网云平台)来说,估值一方面即可以单纯看财务报表数据,按照营业额或利润的一定倍数计算估值,也可能参照互联网用户贡献值的方式依据现在直接或潜在服务的智能家居用户的数量进行计算估值,这两种估值方式代表了企业对未来赢利能力的两种表达,是两种世界观,两种不同的估值原则让同一家企业的最终估值相差2-10倍!我与大多数智能家居企业家沟通过,几乎都不会接受第一种计算方式,那是一种传统生产制造行业的计算方法,严重低估了智能家居企业的未来赢利能力。但如果要按照第二种方式计算,用户如何界定、用户的贡献值的计算模型(取决于行业平均值的获取)、未来变现能力等都是需要明确的。专业的顾问机构必须与被收购方的企业家与管理团队沟通,让对方平衡心态,明了自己的竞争地位对本企业的估值给出个合理的范围而非漫天要价。在两种估值模式外,其实第三种估值一直存在,就是比较法,品牌排名与销售额接近的企业应该估值接近,如果这两家接近的企业其中一家已经发生的并购行为,那么另一家应参照前一家进行估值。当多起并购案在同时进行的,这些估值数据在顾问机构中其实已经得到了平衡,而不是千差万别,也就是说对局外人来说,价格是不可知而且有严重分歧的,但对顾问团队来说,这些数字一直很接近。
忠告:不要试图什么都自己干。我曾经经手过一个这样的案例,2006年,某智能家居企业老总委托我去联系某企业洽谈出售企业(智能家居系统开发源代码及产品线),拟出售金额并不高仅数百万元,我联系到的企业也积极地与我们进行了几轮谈判甚至初步明确的价格和时间表,但最终的结果是他们认为太贵,因为他们测算了一下招聘二三十人工程师开发个一年就行了,不用花这么多钱!事实上他们真的这么做的,结果前后花了两年时间花费千万元以上仍没形成自己的智能家居系统产品,最后干脆OEM外面的产品,这结局让我唏嘘不已。